開學近三周,你家娃適應了嗎?如何應對幼兒園新生入園初期的分離焦慮?首個入學適應期,一年級小豆包又該如何度過……就幼兒園和一年級新生的入學適應話題,北京市崇文三幼教研主任、北京市優秀教師李環和北京市育才學校高級教師孫麗介紹了學校的做法,并給家長支招。
(相關資料圖)
正確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幫助孩子做好心理建設
每到入園季,小朋友在幼兒園門口“哭成一片”的圖片總會在網絡上流傳。這屆幼兒園小朋友表現如何? ?
李環告訴記者,就自己的觀察而言,幼兒園小班的孩子大部分情況都很好,基本適應了幼兒園的生活,但是一開始的確會有不適應的情況?!笆紫染褪乔榫w不穩定,早上入園的時候會在門口哭鬧,但是進入到班級里面,看見了老師和其他的小朋友,大部分孩子的情緒就會得到緩解?!痹诶瞽h看來,這也是孩子發泄情緒的一個機會,家長要正確面對孩子的情緒問題,“家長不要緊張,相信我們幼兒園、相信我們的老師?!??
同時,由于口味偏好和飲食習慣不同,部分幼兒在入園時會出現對食物的不適應。李環介紹,崇文三幼每天有11種食材、每周有25種食材、每個學期食材超百種,“涉及蔬菜、水果、肉、海鮮等等,部分食材可能孩子沒見過、沒吃過,都會有不適應?!??
針對幼兒在食材上的不適應,幼兒園有哪些做法?李環介紹,孩子剛入園時,幼兒園為孩子單獨烹飪特色的易消化的食品,“比如小包子、小餛飩、小面條,把面點做成小刺猬的形狀,蔬菜切得更細碎,肉類更軟爛,這樣讓孩子更容易適應幼兒園的生活?!??
此外,李環表示,部分幼兒在入園初期也會有時間上的不適應,“有的孩子睡得晚起得也晚,早上上學正是困的時候,如果再疊加不愿意去幼兒園,那早上情緒問題會更多?!??
一年級“小豆包”同樣面臨入學適應問題。 ?
孫麗介紹,由于幼兒園和小學環境的不同,部分一年級新生也會出現哭鬧、不愿上學等不適應的情況,“首先是心理上的不適應。幼兒園的環境跟小學的環境很不同,無論是教室陳設還是所遇到的同學,都是陌生的?!睂O麗表示,與幼兒園以游戲活動為主不同,一年級新生將慢慢開始知識學習,“既然要學知識,就會有一定的標準,這些都需要逐漸適應?!??
面對這樣的情況,孫麗表示,學校所有低年級的班主任老師也會提前做好充分準備,“暑假的時候就已經拿到新生的名單,我會一對一地跟家長進行線上家訪,了解學生在家的生活、成長的情況。入學之后也會安排相關的教師、家長和學生的培訓?!??
同時,孫麗建議,家長也要做好充分準備,幫助孩子做好入學前的心理建設,同時要注意觀察孩子的心理變化。 ?
幼兒如何交朋友?老師建議家長“多給機會、多引導” ?
為了緩解分離焦慮、幫助幼兒順利適應幼兒園生活,崇文三幼采取了提前建立班級群、制造小驚喜等做法。 ?
“在正式開學之前,我們就建立了各種微信群,向家長推送視頻,比如老師的自我介紹、幼兒園的環境介紹、游戲設施介紹等等?!崩瞽h表示,用這樣的方式可以消除孩子對幼兒園的陌生感,并營造一種期待,“幼兒園里的大滑梯、玻璃棧道、各種玩具,這些都會對孩子們有吸引力,讓他們想來幼兒園?!??
同時,開學時,幼兒園也通過布置氣球門、拍照展板等方式,為幼兒入園營造滿滿的儀式感,“進入班級里,也有很多玩具,如小飛機、小坦克、毛絨玩具等等。喜歡玩兒的可以玩兒,喜歡安靜的我們有小帳篷?!崩瞽h表示,幼兒園還會通過發放有獨特含義的小禮物讓孩子帶回家,從心理上鼓勵孩子多來幼兒園。 ?
此外,李環表示,幼兒園的老師們都有多年的帶班經驗,對付哭鬧的小朋友“招數”很多,“哭得太厲害的,抱一抱,聊聊天轉移注意力,放音樂大家一起唱唱跳跳。一放音樂90%的孩子都會跟著跳?!??
在李環看來,3歲左右幼兒的年齡特點是“看見的才是現實”,“爸爸媽媽講道理是對的,但有時候講道理沒有用。對于哭鬧的孩子,家長也不用太緊張。入園之后肯定會有專業幫助,緩解孩子的情緒?!??
直播中,有網友就幼兒的同伴交往提出疑問。對此,李環表示,作為家長,可以從創造機會、準確語言引導等方面幫助孩子解決同伴交往問題?!凹议L要給孩子創造同伴溝通交流的機會,沒有機會孩子就無法實踐。家長可以多帶孩子下樓,跟小區里或者公園里的小朋友玩兒?!??
同時,李環表示,由于這個年齡段的孩子“行動快于語言”,在同伴交往中很容易出現用行動表達的情況,“比如推一下或者拽一下,孩子動作可能沒有輕重,把其他小朋友弄哭了。對于這種情況,家長要用語言去引導,教給孩子如何與其他小朋友交流,比如‘你愿意跟我玩兒嗎?’‘咱們倆交朋友好不好?’等等?!??
此外,針對小朋友在同伴交往中出現矛盾的情況,李環表示,這是非常好的教育機會,“趁這個機會讓孩子了解社會規則。比如滑滑梯就是要排隊,兩個人都喜歡同一個玩具的時候要輪流玩兒。家長在家也可以創造這類情景,然后慢慢引導孩子怎么做?!??
首個一年級適應期,長短課等幫助新生適應小學生活 ?
根據教育部此前印發的《關于大力推進幼兒園與小學科學銜接的指導意見》,2022年秋季學期開始,一年級上學期設置為入學適應期。 ?
對于首個入學適應期,學校是如何做的?孫麗表示,學校從教學安排到習慣培養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調整。 ?
“在剛開學的這段時間里,采用長短課相結合的方式進行,讓新生慢慢適應上課學習?!睂O麗表示,在教學上堅持零起點教學,打破學科界限,更加關注學生的學習品質、身體素質、心理適應等方面的銜接。同時,學校每天都會安排豐富多彩的課間活動,鼓勵學生到大自然中去、到操場去。 ?
同時,適應期內,學校也安排了一些課堂的常規訓練,教授一些朗朗上口的兒歌,幫助孩子們盡快適應新的學習環境,感受課堂學習的氛圍?!拔覀円步ㄗh家長在接孩子的時候,多問問孩子在學校的生活,給孩子及時的鼓勵和關心,讓他更有動力走進校園?!??
針對網友普遍關心的孩子上一年級“學習能否跟得上”“要不要提前學拼音”等問題,孫麗表示,現在的教材編排和課程教學安排已經充分考慮到了一年級新生的特點,進行了合理化的調整。 ?
“比如漢語拼音,其實一年級的語文課不是從拼音開始學。第一單元是識字單元,先認識‘天地人’‘口耳目’這些字,等孩子會寫這些簡單漢字之后,再開始拼音教學。整個第一學期都有拼音教學的內容?!睂O麗表示,老師會利用在課堂上的時間教孩子正確地認讀單韻母、聲母、帶四聲的韻母和整體認讀音節,并且教給孩子們準確的拼讀方法,讓孩子們逐漸鞏固漢語拼音的拼讀,所以家長們沒有必要焦慮。 ?
做好“幼小銜接”,能力與習慣培養比知識學習更重要 ?
從幼兒園小朋友到一年級新生,如何幫助孩子們順利完成學段的轉換、真正實現“幼小銜接”? ?
在李環看來,“幼小銜接要從孩子小班入園開始”。李環表示,幼小銜接主要是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培養各種能力,“比如生活習慣的培養。小班就開始使用勺子,拿勺子主要就是三根手指,這跟拿筆要用的三根手指是一樣的。所以要從小鍛煉孩子的手部肌肉。很多孩子寫作業慢可能不是不會,是拿筆的姿勢不對?!??
“我們學校在課程上進行了優化,第一個階段開展的是以適應新環境為主題的學前教育,第二階段是以實施小學學習為目標的銜接課程?!睂O麗表示,育才學校在設置銜接課程時會注意游戲化、活動化和生活化設計,“比如拼圖游戲、折紙游戲、講故事比賽、介紹自己喜歡的圖畫書等等,幫助孩子找到成就感,正確認識自己?!??
孫麗表示,在幼小銜接中,學校要做好從幼兒園趣味學習到小學課堂知識學習的銜接,老師會幫助學生完成課程學習內容上的銜接、學習方法銜接,“家長要幫助孩子建立‘我是小學生’的意識,同時也可以幫助孩子鍛煉一些基本能力,比如自理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