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任朝霞)日前,上海舉行“奮進新征程 建功新時代”黨委專題系列新聞發布會第三場。上海市教衛工作黨委書記沈煒在發布會上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教育肩負著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根本任務是立德樹人,首要問題就是“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的問題。上海在統籌推進學校思想政治工作各方面的同時,重點以建設全國首批“三全育人”的示范區作為抓手,著力從六個方面綜合施策。
一是以思政課改革引領學校育人。創新建設“中國系列”思政課選修課,形成“一校一課一特色”。推進馬克思主義學院建設,建成3家全國重點馬院,布點建設15家市級示范馬院。推進公民辦高校課程“共建共享”、同城平臺協同育人等。
二是以課程思政改革落實全員育人。每一門課都蘊含著育人功能,上海在全國率先開展“課程思政”教育教學改革,課程思政實踐獲國家教學成果一等獎。
三是以建設“易班網”推動網絡育人?!耙装嗑W”經過十年發展,現已有1700余所高校加入,大學生實名注冊用戶2700余萬人,日均活躍用戶超150萬人。
四是以創新文教結合機制深化文化育人。10年來,上海連續實施四輪文教結合三年行動計劃,每年常態化開展近300場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創新推出近20部原創校園大師劇,構建了“以美育人、以文化人”新模式。
五是以“教師思政”保障三全育人。各高校成立黨委教師工作部、建立思政教師隊伍,著力營造尊師重教的社會氛圍,涌現了“人民教育家”于漪,“時代楷?!辩姄P、吳蓉瑾,“全國道德模范”汪品先等一批先進典型。
六是以“五方聯動”協同合力育人。構建校際聯動、區校聯動、校社聯動、校企聯動、家校聯動等協同育人機制,2000多家社會場館成為“實踐課堂”,國企領導、勞模英模、三八紅旗手等各行各業優秀人才成為“指導老師”,努力形成全社會各方合力育人的良好局面。